本文转自:凉山日报
“以食促游 以游带产”
大凉山烧烤美食季激活文旅消费新引擎
□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陈璇
◢在横断山脉深处,凉山的火塘边蕴藏着千年的文明记忆,炊烟里飘散着独特的生活滋味。
◢8月2日,2025年四川大凉山烧烤美食季在西昌市火热启幕。这一已连续培育多年的文旅IP,以升腾的烟火气为纽带,将文化传承、商业活力与旅游资源紧密相连,成为“文旅+百业”“百业+文旅”的鲜活实践,为这片土地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。
文化为“魂”筑根基
多元业态融合共促消费
在凉山的饮食谱系中,烧烤占据着核心地位。炭火跳动间,高山猪肉的脂香与天然菜籽油相互交融,经炙烤后迸发的焦香,混合着彝家特色佐料的辛辣鲜香弥漫开来,形成了难以抗拒的独特魅力。
凉山的烧烤从来都不止于舌尖的美味,更是民族文化的生动载体。美食季深挖彝族火塘文化、非遗美食等特色资源,让文化基因自然融入消费全链条。身着传统服饰的彝族匠人现场演示火塘烧烤技艺,烤架上,滋滋作响的高山小猪儿肉、邛海鲜鱼等食材,都是地域文化的“密码”,这里的每一串烧烤,都延续着彝族群众对火的崇敬,传递着古老文明的温度。
2025年四川大凉山烧烤美食季紧扣凉山州做靓“彝海结盟”红色名片,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红色旅游目的地。做靓民族风情旅游名片,建设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体验旅游目的地。做靓“夏季清凉·冬季暖阳”旅游名片,打造国际一流的阳光康养胜地。做靓“中国航天城”名片,打造航天航空旅游目的地。做靓“大凉山”文旅区域公共品牌,深度开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推出“百味凉山”美食旅游地图,围绕标志性文化知识产权(IP)推进文创产品设计、制造、服务全链发展,培育一批“凉山造”旗舰文旅产品,构建起多维度联动的消费生态。
——在文化层面,彝族传统歌舞、民俗展示等元素贯穿活动全程,让游客在品味美食时,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魅力。
——在商业层面,通过整合建昌古城、航天路、老厂街及其他区域的26家分会场烧烤店,形成联动消费网络,配套投放100万元消费券实施精准满减优惠,同步推出“消费达标赠啤酒”等特色激励措施,以烤肉与冰啤的经典搭配营造夏日消费场景。
——在旅游层面,依托西昌优质文旅资源,推动烧烤消费与城市旅游有机衔接,引导游客在体验美食之余,走进邛海湿地、建昌古城、螺髻山等周边景区,实现“以食促游 以游带产”的融合效应,让升腾的烟火气真正转化为拉动区域消费的强劲动能。
场景创新赋新能
全链体验激活消费活力
围绕“场景创新驱动消费升级”的方向,本届美食季采用“1+N”空间布局优化消费体验。火把广场作为主会场,通过科学规划烧烤摊位、营造浓厚节日氛围,打造出集中式消费体验区;26家分会场则结合自身区位与经营特色,形成多点联动的消费网络,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。这种“核心引领+多点支撑”的场景布局,既保障了活动的规模效应,又兼顾了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。
在线上线下协同方面,线上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扩大影响力,通过官方平台及时发布活动动态、美食攻略,引导消费者合理规划行程;线下则通过设置丰富的消费场景体验、优化消费服务流程等细节,提升消费的便捷度与满意度。
游客反馈显示,丰富的场景设计与贴心的服务保障,显著增强了消费体验者的获得感与幸福感。“不仅吃到了最地道的烤乳猪,还通过活动指南,找到了隐藏在巷子里的手作银饰店,这趟凉山之行收获满满。”成都游客李女士说。
随着加快推进文旅产业建圈强链,此类充满活力的“烟火经济”将持续激活区域消费市场,为推动城乡消费升级、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。未来,这座用美食搭建的桥梁,将让更多人走进凉山、了解凉山,为凉山文旅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多精彩篇章。
东南配资-配资交易平台-证券配资炒股-配资开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