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屏幕突然亮起,小王的手指悬在"下载"按钮上方迟迟没按下去。他盯着宣传图上那只九尾狐,毛都炸起来了——这玩意儿跟《山海经》里描述的一模一样,连尾巴尖儿上那撮红毛都不带差的。昨儿个熬夜看《海外南经》时,那句"其状如狐而九尾"还在他脑子里打转,今儿个就在游戏里见着活的了。
宿舍里老李正捧着本《山海经》对照着看,突然一拍大腿:"好家伙!这不死国的黑皮NPC,连脑门上的纹身都和书里插图画的一个样!"他手指头戳着屏幕上那棵歪脖子树,"瞅见没?这就是传说中的甘木,吃了能长生不老那个!"小王凑过去一看,树皮上那些扭曲的纹路,活脱脱就是从古籍拓片上扒下来的。
游戏里的青丘国才叫绝,云雾绕着山腰转悠,几只小狐狸崽子在洞口探头探脑。老张操纵着角色刚走近,突然蹦出来个顶着狐狸耳朵的NPC,二话不说就往他怀里塞礼物。这场景直接把三个大老爷们整不会了——原来《南山经》里写的"其音如婴儿"是这么个萌法,说好的吃人呢?
昆仑山副本开荒那天,全宿舍都挤在小王电脑前。那云雾缭绕的主峰,分明是把《海内西经》里"方八百里,高万仞"的描写给具象化了。刚走到半山腰,突然蹦出来个三头六臂的守护神,老李当场就嚎了一嗓子:"这不陆吾吗?书里说他管着昆仑山所有宝贝!"结果这货真就守着个金光闪闪的宝箱,打赢了直接爆出件神器。
三足金乌出场时整个屏幕都在冒火星子。那扑棱翅膀的架势,活像是把商周青铜器上的雷纹给抖搂活了。小王突然想起奶奶讲的后羿射日,敢情当年射的就是这玩意儿?技能特效更是离谱,一个大招甩出去,满屏都是熔化的铜水在流淌,显卡差点给烧冒烟。
美术风格才叫邪门,水墨画居然能画出克苏鲁的味儿。玄蛇族那些NPC,眼珠子转得跟上了发条似的,盯着看久了真会后背发凉。最绝的是深海巨妖,触须上那些吸盘里居然还嵌着青铜器花纹,这波文化缝合属实给策划玩明白了。
宿舍老三是个考据党,专门做了个对比表格。游戏里76种神兽,有68种都能在《山海经》里找到原型,连冷门的夔牛都没落下。这货在《大荒东经》里被写成"声如雷"的独脚怪,到了游戏里直接变成个背着战鼓的摇滚青年,打架全靠音波攻击。
开服第三天,全服都在疯传个隐藏任务。有人在青丘后山发现个山洞,里面供着块刻满甲骨文的石板。几个中文系的玩家连夜破译,结果发现是段《山海经》里都没记载的异闻录。这事儿闹得连博物馆研究员都跑来注册账号,说是要搞什么数字文物研究。
战斗系统也藏着不少彩蛋。九尾狐放必杀时会先抛个媚眼,中招的敌人头上直接冒出"被魅惑"三个大字。这设定绝对是从"能食人"那句话里扒出来的,只不过把吃人改成了精神控制。最搞笑的是夸父,追着太阳跑的时候真会累得吐舌头,追上了就蹲那儿呼哧呼哧喘粗气。
那些副本名字起得也够损。"共工撞山"就是个限时跑酷图,"精卫填海"要玩家往海里扔石头,最绝的是"刑天舞干戚",输了就真把玩家脑袋砍掉当球踢。这波操作把传统文化整得跟脱口秀似的,隔壁历史系教授玩得比学生还嗨。
有个细节让考据党们集体高潮。游戏里所有水域都按《山海经》记载分了颜色,赤水真是红的,黑水确实乌漆嘛黑。更绝的是渭水和泾水交汇处,真能看见清浊分明的奇观,连《诗经》里"泾渭分明"的典故都给还原了。
开服半个月,论坛里冒出来个"山海经活字典"的玩家。这哥们能背出所有神兽的出处,连《中山经》里冷门的旋龟都认得。后来被人扒出来是个考古专业的研究生,现在天天在游戏里给NPC做文物鉴定,据说还真发现了几个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样。
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,杜绝低俗内容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东南配资-配资交易平台-证券配资炒股-配资开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